驚濤里、傾聽黃河
- 來源:
- 藝網資訊
- 發布時間:
- 2022-12-09 10:09:07
- 分享至:
摘要:驚濤里、傾聽黃河

驚濤里、傾聽黃河
文/硯楷攝影/硯楷
這就是黃河嗎?、‘’西岳崢嶸何壯哉!黃河如絲天際來",這就是壺口瀑布嗎?、萬里觸山動,盤渦秦地雷,這就是觸摸著青藏高原的云朵蜿蜒成九曲十八彎的巨龍嗎?、這就是大自然賜予的直立行走的天下奇觀嗎?正是!”此時的壺口瀑布,驚濤、挾卷著漫天的飛雨碎沫,直立著、躍身懸崖,聲若洪鐘悶雷,震蕩峽谷,氣吞山河。剎那,轟鳴聲又從大地深腹沉悶地反彈過來,和著大地恢宏的回聲,震耳欲聾。
這就是黃河!比青春更激越,比生命更深邃,比人類的歷史更流長,無論直立或者側倒,一樣風骨遒勁,拒絕摧眉折腰。

轟———嘩———,轟———嘩———,每一片浪濤都挾著雷聲,千匹鐵蹄踏破霜土,萬張邊鼓擂動連營,前浪推卷著后浪,毫不間歇地、急驟地擂在屏氣凝神的胸膛上,巖岸在顫栗,大地在轟鳴,歷史在沉陷,每一片浪濤都噴濺起漫天雨霧,卷起千堆皓雪,黃煙水霧彌漫,飄散在空中,蒸云煮霧,若滿壺沸騰著的燙水!如水底冒出滾滾的濃煙,是一渦急旋著的生命的粒子,濕了眉發和呼吸。黃皮膚的顏色,散著黃土氣息,增加了湯湯大水的厚重感,雄渾成北方民族的魂魄、粗礪成烽火連天的旋律、是行走的大地、是踐行的江山。

“源出昆侖衍大流,玉關九轉一壺收”告別蒼邁的巴顏喀拉山,涉灘過澗、越嶺翻山、跨八盆九川、走三曲六盤,晨行暮歡,不疲不倦,上啟百萬年的滄海桑田,下敘五千年的文明綿延,不斷隆升、侵蝕、切割、沉陷,席卷了歷史的塵埃與泥沙,讓生命嘯成泥土的顏色,緊縮,緊縮,緊縮,把自己臃腫的軀體緊縮進一把壺里,天下第一壺,盛滿了汾酒、杜康、盛滿了陜北的民謠和李白的月光,頌著《橘頌》、響了秦腔,灌醉了冼星海、煮沸了黃河大合唱,多少王侯將相漩渦于歲月深處,多少榮枯過往奔突在唐宋邊塞詩的飛韻里。

從黃土高原縱身躍進十里龍槽,咆哮、嘶鳴,吶喊,左沖右突,濁浪排空,拍起千堆浪卷,啊啊,不!那驚心動魄的一跳,即是黃河輝煌的狂想,也是一個民族可歌可泣的悲壯,啊啊,不!那凌空飛揚的,分明是煙火里的圖騰,打濕沿途的窯洞與村落,啊啊,不!那沉重的是苦難,深沉的是反思,不信您看斷崖的縫隙里生長出的高大的崖柏,蒼鷹在劍柄一樣的樹枝上,雕刻飛翔后的沉默,啊啊,不!那咆哮著的氣吞山河的是《義勇軍進行曲》?或是《黃河大合唱》?,那是原始的篝火、是博浪的古船、是沖鋒陷陣的草鞋、是撕扭著侵略的臂膀、是收割罪惡的大刀,啊啊,不!那聲震天宇的,是漢唐的長卷錦繡、是席卷歷史的長風浩歌、是響徹幾千年的一聲長嘯!。

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時刻,東渡抗日的將士們要選在這里誓師出征,我久久佇立在壺口瀑布面前,任飛濺的水花淋個痛快,承受著它的洗禮,黃河湯湯的思緒就是我的思緒,感覺自己便是那浪濤了,不是嗎?你看青藏高原朝霞亢奮的表情,你看黃土高原落日燃燒的目光,你看民族血液里流淌的黃河泥漿一樣黏稠的乳汁,你看皮膚保持著黃河的顏色,偏安一隅的樸素的子民。
黃河、流淌著一個民族的魂魄,堆砌著祖國的秀美山河,壺口瀑布、民族的苦難和精血煮沸的大水,經過煮滌和加速,愈發狂瀾勃發,跌宕,匯集,向著大海,長歌而去。